大体而言,热点题材缺乏自发上涨的持续性,基本上是靠消息刺激就冲一下,然后就互相伤害,先手至关重要。卫星通信概念持续性欠佳,整体预期就没那么强了,不过还存在局部反复的可能,没新东西可炒时还是会回流。能源股是消息面刺激,尤其是俄向欧断气的消息面刺激,直接对应的天然气股已经是高潮走势,其实也谈不上直接,因为真正相关的天然气公司没两个,除了部分LNG股谈得上有点逻辑外基本上都是情绪投机。今天估计又会陷入接力的困境,大分化难免,关注点是在分歧后能走出几个票来。风光储等新能源算是回抽,情绪还不高,想一下子重回之前的上升趋势比较难,相反抽起来会是抛压重重,暂且不宜看板块性行情,需要有一些技术图形维持的还不错的票来不断维持热度才能带动板块真正的修复。话说很多之前炒高后又转向的票没必要去迷恋,资金是喜新厌旧的,再起也要看新方向新面孔。今天估计又会有其他热点的轮动,主线不明晰,但主基调还是超跌反弹及调整充分的票的修复。 无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在儒家的思想中都只不过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而他们又都想要做一个努力将乌鸦变白的圣人。 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人性的本质本就是逐利的,又岂是那么好改变的。 于是,朱熹的理学门徒成为了满嘴仁义理智信的伪君子,而王明阳的心学门徒却打着良知的幌子,名正言顺地干着违背良知的事。 ▲太史公与《史记》 其实,这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反而更大。这也应了一句网络热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也就是说,在现实面前,再高妙的儒家经典,可能连儒家自身都无法劝导,又何以劝世。 这就是不可逆的人性。 因此,太史公认为,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就是顺其自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不扰民,民自安”吧,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进行教育,最后是制定法规限制人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就是与民争利。(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所以,有人认为“文革”很大程度上是认为人性是可逆的,但恐怕也低估了改造人性的难度。于是,人们很快欢呼了“改开”,就像此前欢呼“文革”一样,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建国前三十年国家在各个领域和地区积累下的深厚基础,以及培养了规模庞大、层次丰富,拥有较高素质的一大批人才。 ▲文革 这就是不可逆的逐利人性,大家都只管像狼一样盯着眼前一个个诱人的果实,谁又会去在乎当初为果树开荒、挖井和浇灌的前辈们。 结果,当人性的私欲被彻底释放之后,就像大坝泄洪,虽也能浇灌一些良田,但同样也冲毁了无数的房屋与庄稼。 这时,一些人又开始怀念起了“改开”前的时光,反而对“改开”带来的发展成果却又在逐渐淡忘。 于是,人性便有了一个专业的名词“人性不可逆定律”,即:当人接触到更好的东西或事物后,就很难接受较差的东西或事物。 ▲改开 毕竟,“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意思是说,王侯将相都害怕贫穷,更何况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而且,人的这种逐利思想几乎都是“欲壑难填”。正如《吕氏春秋·季冬纪·介立》所言: “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 所以,人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尤其在权利方面。 岂不知,无论有没有“文革”或“改开”,也无论什么人炒股杠杆是啥意思,或无论人如何的逐利,更无论人是善是恶……都只能淹没在人类社会前进的滚滚潮流之中,而人类社会也总会以各种不同的形态不断前进,就像人一样,永远都不可能回到过去,年龄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逐年递增。 |